南红和玛瑙有什么不同,为什么南红那么贵?
微信号:qinglan337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经常听到有人吐槽说南红的价格太高,不明白它为什么总是比其他玛瑙“高人一等”。大家对南红是玛瑙的“误解”还是很深啊。 虽然之前就多次强调“南红不是玛瑙,是玉。”早在2016年5月,国家标准《珠宝玉石鉴定》就给南红正名为“玉”。但是,时至今日,很多人
说起南红,大抵莫过于云南保山和四川凉山两地,而全国质地最好的南红玛瑙出自云南保山,玉雕师陆锐与南红玛瑙的缘分也始于此地。当时,陆锐原计划去龙陵,途径保山见时间宽裕,便计划稍作停留。而正是这次不经意的驻足,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保山的南红集市,开始了与保山南红解不开的缘分。

说起第一次看到集市上南红作品的感受,陆锐的印象依然清晰而深刻。原以为是惊为天人,未料陆锐说出一个字让众人都失笑——丑。“你们可能想象不到,确实太丑了!”陆锐说,当时从事玉雕工作的人大都对南红避而远之,集市上的南红作品都非常粗糙,可以说是近乎原始出土,“就像到了红山文化遗址发掘现场”。
后来,陆锐去到南红的原石市场,一盆盆原石瞬间将他吸引——母岩当中夹杂着很润很美的红,色彩浓烈,“那一抹红一下抓住了我的眼球,实在太漂亮了!”现在说起,陆锐依然难掩激动。

陆锐作品|佛界
相较于凉山南红,保山南红质地细腻润泽但多裂纹,有“无裂不南红”之说,因此保山南红的创作更加考验玉雕师的用裂能力,加之相较于翡翠,保山南红质地更脆,雕刻工作极具挑战性。而陆锐偏偏对这种挑战性情有独钟,用他的话来说就是“很对胃口”。这其中的原因,除了有对保山南红发自内心的热爱,还有一份对家乡的情感。

陆锐出生于昆明,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,他对家乡风物自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。“保山南红被认为是南红的‘根’和源头,又是我们云南本土的石种,我觉得当别人提起南红的时候,最先想到的就应该是保山南红,是我们云南。”陆锐说,由于自身的稀缺性,加之多裂纹,保山南红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,作为云南本土的玉雕师,他的内心始终有一种使命感:要将云南的玉石宣传出去,“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雕刻工作创作出南红精品,让我们本土的玉石被更多人看到。”
一纹定生死的南红
文玩圈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,叫做无裂不南红。南红玛瑙,一种古老的玉石,古时称赤玉,滇玉,在战汉时期,就被开发与利用,而到了清中期的时候,大肆地开采,南红玛瑙的资源急剧减少,导致现在开采出来的南红玛瑙,精品料非常少,多数都是有杂质或者开裂的。再
让保山南红的魅力为更多人知晓,这是陆锐一直以来的坚持。
陆锐2010年开始从事玉雕工作,2014年创办了“鑫品艺术工作室”,打造纯天然精品保山南红,近年来团队获得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奖项。“我们不是雕刻师,我们只是读石人”,真正“读懂”每一块南红,认可、包容材料的瑕疵,随形赋意,将大自然赋予的美呈现给世人,是陆锐多年来的坚持:“所谓无瑕不成玉,喜欢一种材料就要包容它的瑕疵,要能够接纳它,通过自己的力量化腐朽为神奇,呈现它最本真的美。”

南红玛瑙纹路繁多且色泽莹润,这对于陆锐而言是极大的吸引力:“每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,传达给我的信息都不一样,我必须要去读懂它,琢磨它的纹路走向、断口形状,在图案设计上花费很多功夫,融入自己的想法,才能将它的艺术价值最大化呈现。”
想法对于艺术创作而言至关重要,但灵感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有“缺席”的时刻。“这种时候太多了!”陆锐说,“这时候我就把它先放一放,一段时间后或者一个偶然的瞬间,就会突然灵光一现——这个景色或者事物和我的某块石头很像!”在他看来,人的大脑思维有限,需要不断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。

为了不断扩充自己大脑的“内存”,陆锐经常会四处旅游汲取灵感:“通过旅游吸收养分,同时也沉淀自己的心态。尤其处于瓶颈期出不了作品时,通过旅游看一看当地的风景人文,将内心沉淀下来,才能继续创作。”
沉淀内心,这在日益浮躁的当下不是件易事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“静下来”似乎太难得,甚至有点奢侈,但陆锐对此却举重若轻:“一杯咖啡,一张桌子,足矣。”陆锐说自己更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工作,“深夜我不会被打扰,这样才能更专注工作,灵感来时,便可以一气呵成。”关于安静的秘诀,陆锐的回答简单而明确——摒弃杂念,专注于所做的事,你就能安静下来。
本文源自头条号:玉雕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天生古韵---“包浆南红”
很多人都喜欢有包浆的文玩,不管是哪种物品,有了包浆,颜色看起来更深沉浓郁;色泽也更莹润 ,更细腻更美观;所有喜欢文玩的常常拿在手里把玩,就是为了“盘”出包浆,当然南红也不例外。 通常所说的“包浆”,就是盘玩包浆。把玩的时候手上的油脂和汗液留覆